登录/注册 搜索

披毛犀:最晚灭绝的史前犀牛

发布时间:2020-10-22 00:00:00| 作者:

    披毛犀

    披毛犀1.jpg

      披毛犀又叫长毛犀,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生存于更新世,曾与猛犸象共存。披毛犀平均体长3.5米,肩高约2米左右,体重平均1.8吨,与现存的印度犀牛体型相当,小于白犀牛。因全身披满厚厚的毛而得此名。


    披毛犀如何抵御寒冷

      披毛犀活跃在欧亚大陆北部,生存于更新世时期,与真猛犸同一时代,并度过了冰河时期。


      披毛犀有两只扁平的角,不仅很长而且很大,向前倾斜伸出,最长可达一米,不仅是防御武器,还可以在寒冷的天气推开雪来吃草。它的头骨大且长,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它的嘴唇宽润,鼻腔较大,这与它长期吸入冷空气有直接关系。它身上有一层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披毛犀2.jpg


    唯一留下角化石的史前有角犀牛

      披毛犀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它的灭绝年代至今只有10000年,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


      一些披毛犀角因年代距今较近或被冰冻住而有幸保存下来,它也成为了唯一留下角化石的史前有角犀牛。因为犀牛角由角蛋白形成,与鹿或牛羊的头角相比非常难以形成化石。由于冰冻原因,披毛犀一些皮肤样本和毛发样本也有所发现。

    披毛犀3.jpg


    东北第四纪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第四纪时期的东北地区,气候与环境非常适合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目前,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了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45个属种,大庆市博物馆已收藏了43种,填补了国内外该动物群系统收藏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大庆市博物馆已成为收藏该动物群化石种属最多、数量最大、品质最好的专业性博物馆。因此,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将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保护研究中心设在大庆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