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秧歌:喜怒哀乐扭出来
发布时间:2019-09-09 00:00:00| 作者:
东北大秧歌是盛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传统娱乐活动,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清朝康熙年间,一些流放到东北囚徒中的文士艺人,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了东北地区。到乾嘉时期,这些歌舞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性格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秧歌舞,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秧歌音乐。到了清末和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在东北地区已经成了春节期间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
我市秧歌吸收了东北传统大秧歌的表演形式和技法,其种类主要包括地秧歌、高跷、“踩寸子”三类。其中,地秧歌也称“地蹦子”,即徒步表演,这种表演形式在东北三省城乡秧歌队较为普遍,它不受道具限制,活动方便,可即兴表演。高跷也称踩高跷,即演员将一个二尺多高木制的“高跷腿子”绑在双脚上,随音乐扭动。“踩寸子”中的“寸子”是一种木制道具,比高跷略矮,但技术难度较高。在我市的传统秧歌中,以上三种形式较为普遍。
东北传统大秧歌展示▼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东北大秧歌的表演类型主要有舞蹈性秧歌、情节性秧歌、故事性秧歌。其中,舞蹈性秧歌较为常见,它是以扭为主的群体表演形式,由编排者编好动作后,便可随音乐扭动。情节性秧歌是表演者根据曲牌词意的情节而设计不同的动作。曲牌变化时,演员动作也随之变化。该形式在大庆肇州县广为应用。故事性秧歌是东北大秧歌中必不可少的表演类型。它表现为一种故事情节的“小场秧歌”类型。其特点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品如“跑旱船”“跑驴”“耍狮子”“耍龙灯”“采茶扑蝶”;人物扮相如:“青白蛇”“许仙借伞”“老汉背妻”“猪八戒背媳妇”等近二十余种小型表演故事情节,每个表演形式都自成体系,有独到的表演程序。
东北传统大秧歌传承人韩明学夫妇早年艺术照
东北传统大秧歌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地乡土气息,是人民群众在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该项目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