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犁痕《城市的困惑》To Be Or Not To Be

发布时间:2020-09-23 00:00:00| 作者:


    献给我由陌生到熟悉

    有热爱也有痛苦

    栖息而又想逃离的城市

    ——犁痕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争夺从未停止过,人们说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乡村的无限没落和城市的极度膨胀。祖先们放下农具踏进城市,为出将入相,为悬壶济世,也为勾栏瓦肆;当下的我们坐在钢筋混凝土中努力着、奋斗着,心中却也放不下“采菊东篱下”,做个“无事小神仙”的美梦。没办法的,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基因决定的,当然,“逆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诗人犁痕将这向往与彷徨、烦恼与迷恋的始终不能与城市水乳交融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命名为《城市的困惑》。

    大庆印记.jpg


      犁痕先生幼时生活在乡村,求学给了他进入城市的选择,城市发展的迅猛常常让他不知所措,频频回首童年的山川田野,在渐离渐远的家园中不断放大并美化对过去的记忆,以至于对城市似乎更加疏离。可是,离开乡村的人儿还能真的再回去吗?带着淡淡的疏离,加上点想象与责任在城市里负重前行,却也是诗人最宝贵的写作前提。

    2.jpg


      城市的困惑并不独属于从乡村来到城市的人。小编多年前第一次看到青年画家张二冬在终南山上“借山而居”时,只觉得欣喜若狂、心向往之。受制于惯性的忙忙碌碌,太需要一剂清新剂了,醒醒脑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犁痕先生提出了他的困惑,这不是回避,亦不是胆小,恰恰是他的勇气。是的,我们仍然需要诗人,请让他们在灵魂上披荆斩棘走在最前面。

    3.jpg

      在城市中长大,几乎五谷不分的你我他面对城市困惑,真的对“借山而居”式的乡村或是归隐向往吗?小编猜是重压下的疲惫了,亦或是胎记般带着对城市形质的抵牾。不如像《城市变奏曲》中的诗人,在街上踱着步子的局外人,和城市是看与被看的试探;也可以是《孤独的周末》般再塑一个可依赖的心灵幻象,生活在别处。花开花落你不一定在意,但阳台上花盆里不知何时冒出的一棵柿子苗却足够让小编盘算着日子。

    4.jpg

      《城市的困惑》中小编偏爱作者在八九十年代写作的诗篇,有那个时代的忧郁和坚定,如哲学家般的思考,“黑夜”意象反复出现,逆向而来,就是照亮着过去,照亮过去的岁月,那些青春的梦想和沉思,那些不染淤泥的稚拙与纯粹。对于犁痕先生而言,三十余年的坚守,诗心在适宜的胸腔中从未枯死。



    5.jpg


    索书号:I227/1224

    上架位置:

    大庆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501室

    7.jpg

    6.jpg


      犁痕,男,1968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庆市、大庆油田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学时代为校园诗坛主力,已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星星诗刊》《十月》《诗选刊》《文艺报》《诗林》《绿风》《岁月》《石油文学》等多种报刊发表诗歌、评论作品,出版诗集《城市的困惑》、诗论集《石油的光芒》等六部,主编《中国石油大学生诗选》等十余部。作品入选《中国诗人自选代表作》《中国当代诗歌精品大全》等数十种选集,获建国60周年放歌中华诗文大赛奖、黑龙江省政府龙江文艺奖、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奖等全国诗赛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