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首页>>详情页

草原勇士的游戏——蒙古族搏克

发布时间:2020-09-23 00:00:00| 作者: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作为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和射箭)之一,它不仅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搏克





       13世纪,随着蒙古族的兴起,蒙古族搏克得以广泛传播和开展。起初,这项运动具有突出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于锻炼体力、毅力、技巧等。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搏克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了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搏克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群众性民族体育活动。在我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胡吉吐莫、敖林西伯、巴彦查干、克尔台、他拉哈、江湾、腰新等蒙古族聚居乡镇均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末,蒙古族搏克被确定为杜尔伯特县那达慕大会比赛项目。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蒙古族搏克的比赛形式古朴而庄重。在服饰上,按蒙古族传统要求,参赛选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卓得戈”(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卓得戈”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的样字,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策日布格”(围裙),下身穿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泽勒”(跤裤),“班泽勒”外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或花卉图的套裤,脚蹬蒙古靴。优胜者颈上套有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获胜次数越多,“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也越多。比赛前,需推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作为裁判,并负责编排和分组。报名人员不分年龄、地位、民族、地域和运动经历,均可参赛,且规则统一,人人平等。比赛采取淘汰式的方法,每轮淘汰半数,一跤定胜负。

    imageimage

         










     



    正式比赛时,会专门邀请一些年老长辈唱歌助兴,歌声起,双方运动员跳跃入场。出场时跳跃高而快,时间长,以便为赛前做好热身活动。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随即进入比赛状态,各施展扑、拉、甩、绊、推等技巧和动作,除脚掌外,其他膝盖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结束时,双方缓慢而放松地跳跃离场,从而使身体得到调整。

    image

    image

                                 










      












    蒙古族搏克完整的保留了蒙古族民间竞技体育的原生形态,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该项目于2008被列入第一批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被列入第六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