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炊器——陶鬲
发布时间:2020-09-12 00:00:00| 作者:
名称:附加堆纹陶鬲(lì)
年代:约公元前1000年(西周至春秋)
藏品描述:
此鬲为大庆市肇源县白金宝遗址三期遗存,为黄褐砂质陶,器形较大,手制,火候略低。直口,深腹腔,袋足圆鼓。素面,器表经打磨较光滑,于口沿下和袋足与腹腔结合部贴附一周条形堆纹,堆纹上饰刻齿纹。器身表面有烟炱痕迹。
陶鬲
陶鬲是我国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种炊器,是典型的“民生”器物,看似普通,却充满了智慧。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史前陶器,陶鬲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大口深腹,直腹壁,矮裆尖圆,有三分裆袋形足,三足可稳稳地将鬲身撑起,除足尖外,为了起到加固的作用,有的鬲还在裆处贴附附加堆纹。为了让鬲的容积尽可能大,袋足制作得特别圆鼓。袋足下面还有一段圆锥形实足跟,可以避免空足底部被磨损漏水,同时还能抬高陶鬲的高度,最大程度地承受热能,这样既缩短了烹饪时间,又节省了燃料。而且在使用时,配合陶支脚可以直接支在地上,填柴引火,十分方便。
从粥谈起——陶鬲与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饮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而粥则是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产生的一种古老的食物。炊器与食物的关系,我们从陶鬲上可见一斑。
“粥”是“鬻(yù)”的异体字。按照字源学的有关研究,“鬻”字两边的“弓”是鬲在烹煮谷米时冒出的蒸气,表示将谷米放在三足的锅中烧煮。由此可以大胆推测,正是出现了鬲之后,古人才发明了粥这种食物。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我们今天享受着千古美味——粥的时候,也应该知道它是源于一个古老的炊具——鬲。